《幽靈公園》系列,在夜間拍攝公園中的動物雕像,探討再現之影像是否真實,試圖製造一種似是而非的影像錯覺。使用大型相機,在黑暗中以手電筒長曝兩小時,搭配分區曝光與移動式光源的「光繪畫技法」,營造光影的氛圍,從特定的視角凸顯動物的姿態與神情,意圖使雕像融入至場景之中,栩栩如生,使影像在真實與虛構之間形成一種朦朧的狀態,讓觀者進入移情,並在閱讀影像的過程中發現與認知的距離,將想像拉回現實,產生疏離,製造一種認知反轉的張力。
1992 年出生於臺灣新竹,生活於臺北,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研究所。對攝影媒材的本質與影像再現的虛實感到興趣,常於午夜漫遊,拍攝夜間的公園與人造自然的造景,透過攝影處理虛實的辯證關係。主要作品有《幽靈公園》、《雜訊》、《野餐》、《人類園》、《午夜漫遊》等系列。曾獲集保藝術賞評審特別獎。作品曾於清邁攝影雙年展(2020)、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個展(2018)、臺北1839 當代藝廊個展(2017)。